大庆石油学院毕业证样本是东北石油大学的前身,现以“东北石油大学”为正式名称。学校创建于1959年,是为适应大庆油田开发而建立的石油特色高校,曾隶属于原石油工业部,2000年划转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以下从多维度为您详细介绍:
1959年,为支持大庆油田开发,在松辽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安达县(现大庆市)成立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大庆分院;
1960年,独立办学并更名为东北石油学院;
1961年,定址大庆市;
1975年,更名为大庆石油学院;
1978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2000年,划归黑龙江省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
2010年,更名为东北石油大学,沿用至今。
学校以石油石化特色工科为主,涵盖理、工、管、文、经、法、教育7大学科门类,形成“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核心学科群。
国家级重点学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全国排名前列);
省级重点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工商管理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油气储运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
硕士/博士点: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石油与天然气工程)、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等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本科专业:开设67个本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等专业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
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超5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超90%。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双聘)、“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高层次人才,以及“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教学名师”等荣誉教师。
科研平台:建有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庆分室、黑龙江省非常规油气成藏与开发重点实验室、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建)等10余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承担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国家级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等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超200项,在三次采油、页岩油开发、油气储运等领域形成国际领先技术。
校区位置:主校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有秦皇岛校区(位于河北秦皇岛,主要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校园环境优美,毗邻大庆湿地,交通便利。
教学设施:拥有现代化图书馆(藏书超260万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石油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虚拟仿真实验室等,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超8亿元。
学生生活:宿舍为4-6人间,配备独立卫浴、空调(部分);食堂提供南北风味餐饮;校园内有标准田径场、体育馆、游泳馆等运动设施,以及超市、快递中心、咖啡厅等生活服务,学生社团活跃(如石油科技协会、辩论社等)。
招生范围: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大部分省份为本科一批录取(如黑龙江、河北、山东等),部分省份为本科二批。
就业情况:毕业生主要在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等大型能源企业就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其中石油工程、资源勘查等专业就业率超95%,被誉为“石油工程师的摇篮”。
升学深造:每年约20%毕业生考入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高校,或赴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留学。
行业背景深厚:作为原石油工业部直属高校,在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具有全国领先地位,参与大庆油田、辽河油田、塔里木油田等重大油气田开发的技术攻关。
应用型定位:突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中石油大庆油田、中石化胜利油田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区域服务突出:聚焦黑龙江省“工业强省”“能源安全”战略,在页岩油开发、寒区油气储运等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总结:东北石油大学(原大庆石油学院)是一所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行业重点高校,在石油工程、资源勘查等领域具有传统优势,为能源行业和地方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是东北地区重要的石油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上一篇:黑龙江科技大学毕业证样本2015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东北石油大学毕业证样本2013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