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专业、以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为广大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542098856

当前位置 -> 首页 -> 甘肃青海宁夏海南学校资料 -> 武威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13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武威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2013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武威职业学院毕业证样本



一、学校概况与历史沿革
武威职业学院(2025年升格为武威职业技术大学)是经教育部备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学校起源于1915年创办的甘凉道立师范学校,历经百年发展,整合了武威教育学院(1985年)、甘肃电大武威分校(1979年)、武威财贸学校(1984年)、武威师范学校(1915年)及武威卫生学校(1969年)等教育资源,于2003年正式成立武威职业学院,202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丝路重镇”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占地1770.25亩(含校办企业680亩),建筑面积43.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6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68亿元,图书馆藏书123.54万册,全日制在校生10192人,专任教师631人。

二、办学特色与战略定位
学校以“尚学崇技、求真创新”为校训,聚焦“技能甘肃”建设与区域产业需求,构建“工科为主、经管文艺协同”的学科体系。作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省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学校获批甘肃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高校及职业教育红色研学基地,入选教育部数字化校园实验校。其标志性成果包括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建“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开设全国首个氢能技术应用专业,牵头制定国家氢能、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等3个专业标准,形成清洁能源、医疗康养、现代农业、智能制造等8个特色专业集群,服务“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及武威市百亿级产业集群。

三、专业设置与学科优势
学校现设13个二级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个(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氢能技术应用),专科专业53个,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等13个大类。国家级重点骨干专业包括工业分析技术、旅游管理;省级重点专业涵盖电气自动化、岩土工程技术、核与辐射检测防护技术等15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有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医疗康养专业群。特色专业如光伏工程技术、氢能技术应用填补国内空白,护理、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等专业群与武威重离子中心合作开设放射治疗技术(重离子方向),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

四、师资力量与教学建设
师资队伍呈现“双师型”特色,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36%(228人),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55%(345人),双师型教师356人,柔性引进中科院博士14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获省级“园丁奖”6人、“青年教师成才奖”5人。教学设施方面,校内实训基地135个(含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华为ICT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基地167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2个。教学资源建设成果突出,建成国家级在线精品课1门、省级21门,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

五、就业质量与校企合作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2023年毕业去向落实率达96.11%,部分专业如应用电子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实现100%就业。就业行业分布多元,涵盖电子技术(7%)、互联网(5%)、加工制造(5%)、教育培训(4%)及房地产(10%)等领域,就业地域覆盖兰州(15%)、上海(15%)、北京、西安等城市。学校与196家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与华天科技、中核集团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深化产教融合。毕业生平均起薪4800元,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85%毕业生对岗位环境、待遇及晋升空间表示满意。

六、科研平台与社会服务
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拥有甘肃省寒旱地区食用菌工程技术行业中心、高分遥感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等14个科研平台,入选甘肃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近年承担省级科研项目4项、省教育规划项目35项、高校创新基金项目68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市级科技进步奖12项,申报专利162项(含发明专利10项),发表论文2004篇,出版专著86部、教材331本。社会服务方面,作为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累计开展培训13.36万人次,技能鉴定近万人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在古浪县建成“一林一屋一基地”特色项目,获评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七、校园环境与数字化建设
校园环境融合现代与地域特色,建筑由清华设计院规划,绿化覆盖率高,获评甘肃省文明校园。设施包括附属三级甲等中医医院、20兆瓦光伏扶贫电厂(省级实训基地)、数字化考试中心、智慧安防系统等。数字化建设方面,入选教育部第二批数字化校园实验校,升级数字平台,实施“互联网+智慧服务”,建成高标准考试中心和校园监控系统,提升教学及管理效率。

八、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德国、白俄罗斯、罗马尼亚、西班牙等国家开展交流。选派教师赴德国学习先进职教理念,与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斯卢茨克区、西班牙海梅一世大学建立友好关系,参与“中国-新西兰职业教育论坛”“中国-罗马尼亚大学校长论坛”等国际会议。2025年,副院长田迎春出访罗马尼亚,推动中罗职教合作;教师魏显文参加国家级教师创新团队境外培训,提升国际化教学能力。

九、荣誉成就与影响力
学校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甘肃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大学生就业示范校,入选“兰州倡议”数字化赋能教育创新案例。在技能竞赛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9项,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甘肃赛区铜奖,第十三届“挑战杯”甘肃省创业计划金奖。科研成果入选国家发改委《碳达峰碳中和案例选》,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报道,成为全国职教改革典范。

十、历史沿革与文化传承
学校历史可追溯至1915年甘凉道立师范学校,历经甘肃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武威师范学校等阶段,2003年整合多校资源成立武威职业学院,202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百年办学中,学校始终服务区域发展,培养近14万技术技能人才,被誉为“陇原工匠摇篮”。校训“尚学崇技、求真创新”体现职教本质,校园文化建设融合红色研学、国防教育、创新创业,形成“强内涵、显特色”的育人氛围。

十一、未来展望与发展方向
面向“十四五”,学校以“特色鲜明、国内一流”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科研创新能力。重点发展氢能、核技术应用、智能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推进“中科低碳新能源技术学院”建设,打造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时,拓展国际合作渠道,参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推动课程共建、师生互访,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为区域经济转型和制造强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十二、总结与评价
武威职业学院凭借深厚的办学底蕴、鲜明的工科特色、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实训条件及优异的就业表现,成为甘肃省职业教育的重要标杆。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随着本科层次的升格,学校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职业技术大学目标迈进,是广大考生报考职业院校的优质选择,也是职教改革创新的生动范例。


上一篇: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证样本2019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下一篇:武威职业技术大学毕业证样本2025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