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民族学院毕业证样本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的综合性民族高校,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致力于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在民族教育、文化传承及区域发展服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历史沿革:
1984年立项筹建,原名东北民族学院。
1993年开始招生办学。
1997年更名为大连民族学院。
2015年正式升级为大连民族大学。
校区分布:
开发区校区:大连金普新区辽河西路18号。
金石滩校区:大连金石滩国家旅游度假区金石路31号。
学科设置:
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农八大学科门类。
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工程、民族学、数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农林经济管理、纳米科学与工程。
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国际商务、材料与化工、生物与医药、林业、设计、应用统计、数字经济、法律、翻译、机械、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旅游管理、审计、文物。
专业特色: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工程、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网络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化学、环境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网络工程、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环境工程、行政管理、产品设计、新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自动化、通信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日语、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统计学、环境科学、经济学、视觉传达设计等。
教师构成:
教职工1300多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占近70%。
教师中拥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民委突出贡献专家、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国家民委教学名师、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专家、辽宁省教学名师等优秀人才160多人次。
民族教育:
致力于推动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服务民族地区发展。
设有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等特色专业,注重民族文化研究与跨文化融合。
科研成果:
在民族地区产业升级、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等领域成果显著。
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4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30余项。
社会服务:
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等项目。
在民族文化领域的贡献获得广泛认可,例如“民族服饰数字化保护”项目被纳入国家文化工程。
校区环境:
新校区位于金石滩旅游度假区,设施先进、环境优越。
老校区地处大连开发区中心,生活便利但住宿条件相对简陋。
教学设施:
综合实验教学中心拥有5000余万元的现代化仪器设备。
已与20余家社会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基地,拥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2个。
学生培养:
重视人才全方位培养,培养出了以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环境类优秀本科毕业论文获得者洛桑竹玛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
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和省、市及校级相关学科竞赛活动,已获国家及省市各类竞赛奖励500余项。
就业情况:
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约30%毕业生选择扎根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基层管理等工作;另有部分学生进入央企、科技企业,或在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
合作院校:
与日本筑波大学、北九州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韩国忠南大学、高丽大学,英国切斯特大学、国际应用生物科学中心等国外高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已选派40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交流和深造。
荣誉称号: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全国首批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大连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直属高校,以民族教育为特色,工科优势显著,致力于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学校在学科建设、师资力量、科研成果、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一篇:辽东学院毕业证样本2013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大连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2022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