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学院始建于1946年,其历史可追溯至牡丹江专区医院和黑龙江省卫生干部进修学校。1958年,学校正式成立为牡丹江医学院,由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86年,学院更名为牡丹江医学院,201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2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牡丹江医科大学。学校坐落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中心城市牡丹江市,占地面积7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省属普通本科医药院校,也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和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
学校构建了以医学为主体,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学科体系:
硕士授权点:拥有3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涵盖35个二级学科。
重点学科:基层实用型临床医学和高寒地区慢性病防治为黑龙江省“双一流”优势特色学科;基础医学、生物学、内科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为省级重点学科;外科学和药学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特色专业: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医学检验为省级重点专业,其中医学影像学为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并获批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学校科研设备总值达2.7亿元,建有:
省级平台:5个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校级平台:神经组织工程研究所等重点科研平台,配备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精尖设备。
近五年,学校承担科研项目1306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项目87项,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6项,两名双聘教授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各1项。
专业建设: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如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
课程建设: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省级23门。
教学奖励: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18项,包括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教师混合教学设计比赛特等奖等。
认证与评估: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并获10年有效期(居地方院校领先水平),2024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获“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独具文化底蕴和发展特色”的高度评价。
现有教职员工2935人(含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
高层次人才: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7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67人。
荣誉教授:“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5人。
教学团队:获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课件比赛获奖多项,建有“研本共育”机制提升教学质量。
卓越医生培养: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训计划”,聚焦基层医疗需求,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体系:
附属医院:直属附属医院2所(如附属红旗医院,全国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非直属附属医院6所,实践教学基地遍布全国100余家。
技能竞赛:近五年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励100余项,如全国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形态大赛等。
师资培训:定期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师资培训,强化基层教学管理、分层培训与考核能力,构建“教、学、评”闭环优化体系。
据2021届就业质量报告显示:
就业情况:总体就业率90%,考研率31%,主要就业于医药行业(52%)和医疗保健领域(16%)。
地域分布:39%毕业生留牡丹江工作,13%选择北京,上海、沈阳各占5%和3%。
薪资水平:应届生平均起薪4800元/月,毕业五年后达7900元/月。
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00万余册,电子图书70万余册,数据库15个,涵盖中医药、医学等领域的专业资源。
实验室: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护理、医学影像),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配备高性能分析仪器如原子吸收光谱仪等。
智慧校园:实现5G网络全覆盖,教室配备智能交互平板,建有虚拟仿真实验平台。
宿舍条件:本科生宿舍以六人间为主,配备独立衣柜、书柜,每层设公用洗衣机、饮水机,部分宿舍带独立阳台。
餐饮服务:四层学生食堂提供东北菜、川菜等八大菜系,智能结算系统实现“3秒结账”,日均接待1.2万人次。
文体设施:建有标准田径场、室内体育馆、网球场等,学生活动中心配备舞蹈室、音乐厅,定期举办“培根讲坛”等学术活动。
校园环境:校本部依山傍水,学术氛围浓厚,周边3公里内分布餐饮、购物、医疗等配套设施,最近的公交站和火车站均在3公里内。
人文景观:主楼为苏联风格建筑,被列为牡丹江市三类保护建筑;校园内设有李时珍雕像、《本草纲目》石刻浮雕等文化景观。
全国文明单位(2015年)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5年)
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2020年)
黑龙江省“双一流”建设高校(2024年)
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医科大学、美国田纳西大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
作为中俄医科大学联盟成员单位,设有“慢病与药物研究中心”,推动国际科研合作。
每年接收留学生,来自俄罗斯、菲律宾等国家,拓展国际教育交流。
培养毕业生8万余人,大部分成为基层医疗卫生事业骨干,校友中担任三甲医院院长职务者超200人。
校友创办医药企业130余家,年产值超百亿,为区域经济发展和医疗事业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面对新时代医学教育和区域医疗卫生需求,学校正着力推进:
学科攀登计划:力争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前1%,中医学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
智慧医工建设:开发中医智能诊断系统,建设中医药大数据中心,推动数智化医疗发展。
产教融合工程:与华润三九、同仁堂等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强化科研成果转化。
附属医院建设:推进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区域影响力。
牡丹江医学院始终秉持“人本、厚德、尚能、强技”的办学理念,突出“以德为先,注重人文,强化实践,服务基层”的办学特色,在北国边疆培育医学英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上一篇: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毕业证样本2020年成人模版图片 | 下一篇:没有了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