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学院坐落于道教名山崆峒山东麓、泾河之畔的平凉市崆峒区泾河大道18号,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甘肃省平凉卫生学校。2015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名为甘肃医学院,实行省市共建、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2024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成为甘肃省医学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学校占地面积805亩,建筑面积22.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亿元,形成以医学教育为主体、多层次办学的格局,涵盖普通本科教育、专科教育、继续医学教育及乡村卫生人才培训。
专业体系完善:现开设10个本科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针灸推拿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学、药学、中药学、护理学、助产学、医学检验技术)和3个专科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技术)。其中:
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临床医学、护理学获财政部专项支持,医学检验技术教学团队获评省级教学团队。
省级精品课程:基础护理学、病理学、人体解剖学等课程入选省级精品课程,形成“理论+实践”双驱动的教学模式。
特色培养方向:如针灸推拿学融合传统中医与现代康复技术,药学专业强化新药研发与质量控制能力培养,护理学专业突出临床技能训练。
教学设施先进:学校配备89个现代化医学实验室,包括网络检体诊断室、数码互动显微镜室、口腔实训室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200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85万册,中外文期刊近800种,并建成文献资源、网络视频教学、电子阅览等数字化平台。附属医院体系完善,拥有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所(原平凉市人民医院)、三级乙等非直属附属医院2所,以及兰州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分中心等69个实践教学基地。
师资结构优化:现有专任教师438人,其中高级职称153人(含正高职称31人),博士11人,硕士143人。教师团队中184人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省级教学名师”“园丁奖”等荣誉称号,38人入选“555人才工程”“十百千人才工程”。学校还聘请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等名校的10名院士和47名博士担任兼职教授,定期开展学术交流。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达63.75%,主讲教师中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博士学位者占比91.26%。
科研成果丰硕: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438篇,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336项。2024年,赵玉敏教授主持的《PKM2调控KCs细胞在促进AE免疫抑制微环境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立项,实现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零的突破。成立皇甫谧研究院、崆峒养生文化研究会等5个市级研究机构,聚焦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养生文化研究,形成《平凉医专治学工程系列丛书》等48部学术著作。
就业率领先: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甘肃省同类院校首位,2024届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3.74%,考研率7.31%。毕业生主要在医疗保健(12%)、快消(31%)、农业(12%)、物业管理(12%)、互联网(12%)等行业就业,平均起薪4300元。学校与兰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帮扶合作,开设甘肃省全科医学培训分中心、平凉市第十一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形成“出口畅、进口旺”的良性机制。
社会影响力:涌现出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张晓、“最美白衣天使”陈凤娟等先进典型,荣获“全国卫生文明先进单位”“甘肃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学校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应用型特质,在基层医疗、公共卫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和农村免费医疗人才专项医学生(专科)新生入学报到前须与定向服务地签订就业协议。
地理位置优越:校区位于崆峒山麓,环境清幽,文化底蕴深厚,毗邻泾河,形成“山水相依”的生态校园。周边交通便利,平凉市崆峒区柳湖路192号校区可通过公共交通直达市区核心区域。
住宿条件舒适:学生宿舍实行公寓化管理,提供四人间(上床下桌,独立柜子)和六人间(上下铺,独立柜子)两种选择,配备先进设施,但需注意宿舍内不设独立卫浴,需前往公共浴室。住宿费标准为6人间900元/生·学年。
生活配套完善:校园内设有食堂、超市、运动场等设施,附属医院提供便捷的医疗服务。同时依托平凉市崆峒养生文化研究会等机构,推广中医养生文化,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图书馆、智慧校园系统、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等数字化资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支持。
学费设置:本科专业学费4600元/生·学年(按甘发改收费〔2016〕1133号),包括护理学、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中药学、药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专科专业学费4500元/生·学年(按甘发改收费〔2014〕423号),涉及临床医学(少数民族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医学影像技术、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预科生在预科期间的学费为15000元/生(按甘价费〔2006〕120号),预科结束后按本科专业标准收费。
招生录取:学校遵循“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专业分配原则。对于实行“3+1+2”和“3+3”高考改革省份的考生,临床医学、儿科学等专业需选考物理和化学。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本科)和农村免费医疗人才专项医学生(专科)需与定向服务地签订就业协议。学校设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等奖励体系,以及国家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等资助体系。
学校确立“三步走”战略:201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20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30年建成甘肃省一流医学高等院校。当前正深化与兰州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的合作,推进“医学人才培养、中医药文化传承、养生文化研究”四大基地建设。2025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举办《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中国行暨2025CACA全域科普行动(平凉站)等学术活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与新门诊医技综合楼启用。
结语:甘肃医学院凭借悠久的历史积淀、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施和突出的就业优势,成为西北地区医学教育的重要基地。对于有志于投身医疗卫生事业的学生而言,这里不仅是专业成长的摇篮,更是践行“医者仁心”精神的理想平台。建议考生结合自身兴趣与职业规划,综合评估专业特色、就业前景及校园环境,做出理性选择。
上一篇: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2014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下一篇: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证样本2011年全日制模版图片 |
Copyright ©2010-2015 永诚教育印刷服务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 |